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一线城市房价涨幅趋缓,楼市走向扑朔迷离

发表于2017-06-16
本文来自微博:阳光inger2017
【中国房价泡沫,哪些城市面临破裂?杭州、南京、厦门、北京上海……】现领观察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指数做了分析。首先,三个观察指标:(1)房贷比(住房贷款余额/总贷款余额)衡量购买意愿。在由基本面支撑过渡到由金融支撑的房地产市场中,房贷比可以衡量资金脱实向虚的程度,进而衡量购买意愿;(2)居民杠杆率(住户部门贷款余额/GDP)衡量购买力。居民杠杆率越高,继续加杠杆的空间越小,购买力越弱;(3)房贷收入比(住房贷款余额/居民可支配收入)衡量偿还贷款能力。房贷收入比越高,房贷偿还能力越弱,购房者放弃房产,市场上供给激增。

再看中国城市,2016年房贷/总贷款余额的比值大约为17%,远低于美国。但北京、上海、厦门和南京房贷/总贷款余额均高于全国水平,分别达到22%、28%、40%和25%。

2016年我国居民杠杆率为45%,远低于美国次贷危机时的水平,但住户贷款余额增速较快。从城市来看,目前厦门居民杠杆率已经达到97%,超过美国次贷危机时的最高水平,杭州也快速上升至71%。

北京、上海、厦门、南京和杭州房贷收入比分别为137%、138%、201%、175%和139%,远超过美国次贷危机时期的最高值。

根据三个指标,得出的结论自然为:房地产泡沫风险并不是全国性的,而可能在一些热点城市产生。如近年来房价迅速升温的二线城市,将可能是房地产泡沫破裂的起点。杭州、厦门、南京在指标中显得突出,北京上海在指标上也显得“泡沫化”倾向。

OK,以上是三个常见指标的城市泡沫结论,很明显,一二线城市中枪,因为大城市居民贷款意识强、贷款意愿强、也确实贷房贷占比高。但事实上,与三四五线城市相比,一二线的房产是“资产”,四五线毛线城市村镇的房子只是“库存”,虽然后者的城市居民没有什么房贷,房贷占比不高,房贷收入比也不高,但大量的房子与日渐减少的人口相比,泡沫恰在后者。因此,真正的结论是:
(1)一二线城市的房产价格高企,自是当然,房贷各方面的数据都显得“泡沫”,但并不见得会崩破之嫌,城建的持续、人口的集聚、资源的堆积,以一定速率发展,大量化解泡沫化数据;
(2)房价短期看政策、信贷,中长期看人口、产业、供地。恰恰是因为看好大城市而逃离小城市导致大城市的房产金融属性高,小地方房子只是房子,用来居住而已;
(3)三个静态房贷指标,用来横向比较城市泡沫,其实力有不逮,但用来纵向分析单个城市的房价演绎,则很有意义。从房价的抬头到高潮,恰是各项指标急遽上升的过程,最终到达某个政策、风险临界点之后迎来调整,因此,静态指标并非无用,但也并非全有用,不适合用来评判全局,但适合用来研究单个城市;
(4)目前这个阶段,随着这一轮三四线城市房价的飙升,泡沫化最严重的恰恰不是一二线,而是三四五线毛线城市。人口拐点已到,接下来的人口分化、坍塌与集聚将会是人类历史上史诗级的巨幅变迁。拭目以待。
上一页|1|
/1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