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那一刻,我被深深地打动了

发表于2006-11-23
只要用心留意,处处可见温情。本报昨日启动的大型互动报道“随时随地,晚报见证——温情徐州的100个细节”后,在读者中引起的反响是记者始料未及的,广大读者纷纷致电本报,热切讲述自己见证的温情细节。柳杨,成为第一个打进本报热线的读者。

温情细节

绿灯亮了,路两边的车辆没有一个开动的,也没有一个鸣笛的,而是静静地等待着正在过马路的一对老人。


杨继承 画

细节回放

11月12日上午,我去位于泰山路的市图书馆看书。那天我骑着电动自行车,当到了图书馆门前凤鸣路与泰山路的交叉路口时,南北方向指示机动车的红灯亮了。这时,从图书馆方向过来一对老人,开始从路西向东过马路。老奶奶好像腿脚不太灵便,走路看上去很吃力的样子。旁边搀扶着她的那位老爷爷一边搀扶着老奶奶,一边抬头看两边的车辆和红绿灯,看上去有点着急。看着两位老人步履蹒跚,我不禁也有点着急,在绿灯亮了之前,他们能走过马路么?



时间过得很慢,却又过得很快。当我把目光从两位老人的身上移到红绿灯上时,我不禁紧张起来,红灯指示还有4、5秒钟,而两位老人还没有过去。等绿灯亮起来时,我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。



接下来的事情却大大出乎我的想象,而且到现在我每次回想起来都觉得非常感动。当南北方向的机动车绿灯指示亮起来时,南北方向的车辆却没有一辆开动,也没有一辆鸣笛,都在静静地等待。直到两位老人完全走过了马路,路口两边的车辆才纷纷开动起来。



那一刻,平时听起来有些烦躁的发动机的轰鸣声却是那么动听。望着站在路边向过往车辆张望的两位老人,从我身边经过的每一辆车都仿佛生动起来,那一刻,我被深深地感动了。

温情感言



那天天气本来不好,阴沉沉的。但目睹了这个温情细节,让我一天的心情都很愉快,而且经常回想。谦让,关爱,让我们生活更温情,心情更愉快。



感动不分大小,温情更在细节。一个搀扶的手势,一个激励的眼神,一句温暖的话语……点滴的瞬间,感动着你我他,传扬着真善美,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充满着温暖和爱心的氛围,让徐州这座城市因这些温情而美丽。

等你来电

如果你也曾经历或见证过这样深深铭记的温情细节,我们等待着你拨打热线电话85608110,向记者讲述你经历的温情细节;如果可能,你也可把你遇到的温情场景用手机或相机拍摄下来后发给我们,让大家一起分享这些美好的温情细节。柳杨获得线索费30元

总编辑手记:试着去爱“陌生人”

这是一个在欧美发达国家街头司空见惯的镜头!



现在,它在我们身边出现了。



没有人命令,驾车人的选择是自觉的;正在过马路的老人也没有求助的示意,驾车人的选择是主动的。



一个人为什么会主动而又自觉地去做一件事?理由只有一个:我愿意!



一个人为什么会主动而又自觉地去做一件好事?理由同样只有一个:我愿意!



不同的是,后一个“我愿意”背后藏着的是一份发自心底的真,一份切切实实的爱。



对陌生人的体贴和关怀,是最无私的真爱!

讲述人:柳杨 工作单位:徐州工商局办公室
发表于2006-11-28
发表于2006-12-06
细节方显真情````生活在于细节``细节成就大事业```
发表于2006-12-07
是的 社会上还是好人多的 思想高尚的人多的
发表于2006-12-16
谢谢了。。。 我很赞成,继续努力吧
发表于2007-01-25
继续支持没话说~ 楼主真强
上一页|1|
/1页